
“若干年后,墓碑上只刻有二维码,路过时拿出手机扫一扫,一生的故事就出来了……顾名思义,这才叫扫墓。”清明节到来,微信朋友圈内疯传的这个段子虽然带着点调侃的味道,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“环保祭祀”的认同。近年来,我们发现,鞭炮火烛的传统祭祀已经越来越少,鲜花祭祀、网上祭祀等更加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更受市民欢迎。
不一样的方式,一样的哀思
“外婆生前是个爱美之人,带一束鲜花去看望她,我想她会更高兴。”4月2日,家住渝北两路街道的柳岩带着一家老小,来到华夏陵园为外婆扫墓。柳岩说,清明节期间是扫墓高峰,出行太拥堵,所以,她和家里人就提前来扫墓。
为此,柳岩早早地向花店预定了一束鲜花。在柳岩看来,鲜花祭祀不仅更环保,也更雅致。
“传统的鞭炮纸钱太污染环境,鲜花美丽而雅致,相比鞭炮祭祀更加环保,更加文明,所以我们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外婆最深切的悼念。”柳岩说,在她看来,清明扫墓更在乎的是对亲人的哀思与怀念,而不在于祭祀物品。这几年的清明节,她都没有准备鞭炮、香烛、锡纸和祭祖的贡品,转而以鲜花寄托哀思。
家住渝北龙山街道的袁女士,老家在河南,由于工作原因,清明期间无法回老家,她选择了网上祭祀表达哀思。袁女士在一家网上陵园为逝去的婆婆申请了一个祭奠网页。网页上挂着婆婆生前的照片,家庭成员可以在网页留言,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文字中。而且,大家还可以在网上给逝去的亲人上香、送鲜花、送贡品。
据了解,近几年,除了鲜花祭祀外,网上祭祀、逝者墓前放歌、植树祭奠、放河灯祭奠等多种文明祭奠方式,也逐渐成为新风尚。
文明祭祀新风,越来越深入人心
近日,记者在华夏陵园看到,虽然清明节还没到来,但前来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。记者看到,陵园内的鞭炮残渣完全没有,鲜花、薄酒祭祀更多了,而一些需要烧纸钱的市民,也会前往专门的地方统一焚烧,这些行为都为清明祭扫增添了不少文明气息。
而文明祭祀新风也带火了鲜花市场。记者昨日在两路城区双龙大道街边的一家花店看到,店主将刚刚运送到的白菊、黄菊插入花筒,摆到门口显眼的位置供顾客选购。“清明节来临,白菊、黄菊也开始热销。”店主介绍,近日,用于祭扫的鲜花品种已经开始大量上市,前来购买的市民也很多。
随后,记者又走访了两路城区的多家鲜花店,发现大部分花店都将适合清明节祭祀的鲜花作为近段时间的主打花,有的花店还摆放了各种用菊花、百合、白色康乃馨、白玫瑰等做成的花篮和花束。店主告诉记者,这几年的清明节,鲜花的销量是一年比一年多,不少市民都是提前好几天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