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越来越多的市民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来祭奠缅怀已故亲人。
昆明市民政局数据显示:4月4日全市祭扫群众达18.08万人次。“鲜花换纸钱”、“村民祭扫不点香不烧纸”成为今年清明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。记者走访各大坟区墓地、陵园、殡仪馆、农村公益性公墓、森林防火检查站发现,越来越多的民众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来祭奠缅怀已故亲人,绿色低碳祭扫蔚然成风。
村民祭扫不点香不烧纸
在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团山片区班庄村,护林员在值守,20吨重的森林防火专用水罐灌满了水,坟山四周拉起了横幅,醒目地写着“植树绿祖坟 鲜花祭故人”。
班庄村昨天祭扫的村民近700人。村民们都将干香插在坟头,将水果、糕点、纸钱、纸元宝、香烛摆放在坟头,祭拜一下,不点香不烧纸。许多村民还将鲜花和塑料花插在亲人的坟头。
50多岁的班庄村村民董发林说,10年前,这里烧过火,毁了不少林子。现在提倡鲜花祭祀,非常好,绿色环保,也利于护林防火。
在马金铺街道办事处庄子社区卡点,护林员杨天武介绍,蘑菇山共有2000多冢坟,由于近年来广泛宣传文明祭扫,村民已接受鲜花祭祀。
祭扫重心意 鲜花寄哀思
4日,天碧陵园、晋龙如意园、观音山公墓、青龙艺术陵园、龙凤公墓、金陵公墓等多家公墓(陵园)都开展了鲜花换纸钱活动,以转变人们烧纸观念,减少环境污染,倡导低碳祭扫。
在金宝山艺术园林,前来祭扫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、香烛、鞭炮等传统祭祀品,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绢花和鲜花。在金宝山艺术园林主入口处,拉上了“鲜花换纸钱”条幅,桌上摆满菊花,市民纷纷将纸钱、纸元宝、香烛拿出来换鲜花。
据了解,金宝山艺术园林在3月28日、29日就换出了6500枝鲜花。清明小长假3天,预备了5000枝鲜花换纸钱。
金宝山艺术园林还购买了1万只小水桶、2万块小毛巾,提供给市民。“把祖辈的墓碑擦拭干净,也是后辈对长辈尽孝的一种表现,是一种文明的祭扫方式,还可以减少烧纸行为。”有市民说。
“厚养薄葬”才是真尽孝
昆明市殡仪馆3月28日、29日、4月4日、5日、6日,5天时间开展“纸钱换鲜花”活动,同时,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关注“昆明白事通”微信服务号,免费领取鲜花。据市殡仪馆馆长瞿勤介绍,在市殡仪馆3个兑换点,市民换取了2000多枝鲜花。
市民王先生说,“厚养薄葬”才是真正的孝道。“有些人在先辈生前未能尽到孝心,如今通过多烧些纸钱、多放鞭炮来‘尽孝’,完全是自欺欺人。老人活着的时候,子孙多花时间陪伴,让老人尽享其乐,比什么都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