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太原市举行了清明节新闻发布会,为清明节祭扫活动向社会发布相关事宜,并向全社会发出“文明祭扫 生态安葬”的号召。
太原永安园是响应生态葬号召的先行者,已经建设成了公益生态葬区——博爱苑,并于2014年11月举办了首次集体公益生态葬,还将在今年4月2日举办第二届公益生态葬,积极推动殡葬改革,践行太原市民政局倡导的生态安葬活动。
中国儒家文化自孔孟以来,尤到孟子始,大力推行厚葬,认为要尽自己一切所能让长辈的丧事办得圆满。所谓厚葬,主要也是讲尽自己的心尽到孝道,我们常讲百善孝为先,我认为这个孝是来源于内心的,而不是虚于形式。古时儒墨之争的厚葬与薄葬,我认为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争论,而逝者安息,造福后人,我想这一定是共同的期望。现在太原市积极推进的生态葬,正是一种净化于心灵,造福于子孙的举措。《周易》中讲“天地之大德日生”,我们对逝者都充满追思、怀念,但是更重要的是对生者的健康与发展的美好愿望。
我们现在在殡葬中的烧纸钱、放鞭炮,更有甚者烧纸扎的汽车、电视甚至人,还要立碑书传等,随之带来的就是空气的污染,资源的浪费,空间的挤压等等一系列危及后人的后果。太原市仙居园提出的“不竖碑、不留灰、不写名”的三不留活动,是对不文明、不生态的殡葬行为的一种改革,是对生态葬活动的一种践行。
生态葬不仅仅是一种殡葬形式,而且是一种生活理念,是一种文化传承,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,所谓众人摇摆浪滔天,我们每个人为绿色环保文明的生态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就能为我们的后人多留下一点生存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