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6米乐安卓版下载首页 > 中国文明网 > 我们的节日2015 > 春节 > 有故事的年
春节将至,中国文明网微信订阅号与“文明中国”微信矩阵成员联合举办的“春节故事”微信征文活动拉开帷幕。远在他乡的你,是否已经买到了一张终点叫做“家”的车票,你回家的行李箱里又藏了些什么?我们将陆续编发网友发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,今天我们推出第五篇来稿,希望你也能拿起手中的笔,把属于你的春节故事告诉我们。
春节的脚步在忙碌中悄悄临近,日益浓厚的乡愁情结,正在变现着回家过年的梦想。要开始准备行李箱了,我和妻子开始正式考虑,让其成为家庭议事日程的重要事项。
伫立在行李箱旁,常想起小时候,每逢过年前总眼巴巴地盼望着家长给自己一件新鲜的礼物。那是一个物资短缺十分贫穷的年代,男孩的一身“的卡”解放装、女孩的一身小花袄,凝聚了家长无数辛劳汗水和殷殷爱子深情,也打扮着一年一度偏远小山村里的春节。忘不了父母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包爆米花、一串糖葫芦,那是孩子之间互相炫耀的资本,也是自己印象中的春节写真。
春节回家带点什么呢?常言道:民以食为天。在人口众多的国度里,受传统文化的影响,似乎物质食粮永远不会过时,“吃饭永远是人的第一需求”。反正离过春节还有些日子,家离超市也近,不出1公里就能走进两家大型超市,不需要抢购屯储,只须列好采购清单即可。那么,行李箱里先放上这张列好的清单,届时按图索骥就能办好。
思绪又不由自主地回到过去,仿佛翻开回忆录。那时大家都不富裕,生活的艰难不是现在的孩子都能体会到的,家家都穷,有的仅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信心。我生长的小山村,周围都是绵延的山体,父亲用农闲时间翻山越岭采摘松果,在自家院子晒干后,装在麻袋和密网兜里,待攒够一小推车后再推到距家30多里路的县城去卖。这种干松果是城里人家生煤炉子的引火用材,要送到城里才有市场。
也是春节前,凌晨2点钟,父亲摸黑推着前半夜就装好的小推车,踏上去县城的路途。夜色里,我跟着父亲,走过高高低低坑洼不平的山路,看到路边丛林里发出绿光的动物眼睛,只能默默紧跟着父亲躬腰努力推车的身影。冬天的凌晨那样寒冷,父亲却满头大汗,棉袄也被汗水浸透。我就暗暗地想:等长大能挣钱了,一定要报答父母的艰辛付出。
图为作者为父母打包可以软化血管的葡萄干和养护心脏的莲子粥
天刚刚放亮,我和父亲终于抵达县城。几分钱一斤的干松果也要看行情,有时卖得快,有时卖的慢,当全部卖出,七八块钱到手时,父亲会带我去馆子吃一顿油条就甜米汤作为早饭,领着我逛逛县城开开眼,给我买一套运动服……夕阳西下前,我又随父亲推着空车回到群山之中的家。
儿时的生活片断,一直印在脑海里。那是在贫穷中享受到的幸福,是物质体验中催生的精神喜悦,与静谧的山村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即使时光流失再多,也不曾忘记,即使走过天涯海角,定居于城市的喧嚣,也难忘那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亲情和乡情。如今,我拿什么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?在超市选购几样吃喝物品?也远远不足以表达对父母亲人的感情。
我仿佛又看到父亲积劳成疾的身影,看到母亲腰疾导致驼背和蹒跚的步履。哦,估计上次给父亲和母亲买的药快用完了。虽说传统乡俗中过年不吃药,但行李箱里应该添加这一宗“孝心药”,我祈盼父母积劳成疾的身体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。再来点能够软化血管的葡萄干、养护心脏的莲子粥,一并装进行李箱中,把我的祈愿送给父母双亲。(“文明威海”微信订阅号推荐 投稿人:威海市环翠区文明办丛胜日)